这几日天天在家守着孩子上直播课,发现自己都快要散架了,精神涣散、东瞅西想,总是感觉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但又不能去包办他的事情。这孩子是那种心里不愿意装事儿的孩子,作业从不提前做,作业从不在乎质量,生活的事情都要父母催促,心智如同三岁孩子一般简单。小到刷牙,几乎是每天都要提醒。这样的孩子在我的眼里是糟糕透了,难以想象没有爸妈在身边会是怎样。
五中就在家门口,以前就没多想,就觉得在五中上初中加高中挺好的,爸妈守着这孩子,孩子也能允许晚熟几年。可是去年年底经过一波波的小升初考试,他竟然全都考上了,包括邢台最难考的一中初中部。这学校好像是必须住校,这一下计划就乱了,突然间,就感觉这孩子浑身上下都是毛病,这能适应没有父母的住校生活吗?
孩子为什么能考上一中初中部?真的就是学习好吗?不是!别说他在他们学校的成绩了,就是在他们班也不能说很优秀。他们班有很多的让同班家长们赞不绝口的优秀生。如果细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
一,选拔规则。两轮考试,分初试和复试,重点是只考数学!因为参考学生数太多,考题难度就相应的高了很多。这样的考试和学校的常规考试就有很不同的结果。
二,孩子长期的数学意识学习。家里有很多的书,其中理科方面的书籍就有一半,包括《冒险岛数学奇遇记》等等漫画书。我做得的就是买书架和书,并把书置放在书架上。之后的情况就是孩子冷不丁地就会找本新书读。那套数学漫画也看得爱不释手,几十册的系列,看了又看。
三,最近半年的加力。上奥数班有一年多了,在最近半年我就开始针对性的刷题训练。方法就是一天一到两张试卷,父母判卷讲解错题。做卷子的时候,他的表现很一般,最差的一张卷子好像只得了五十多分,但是这段时间的刷题对他的思维改变不少,思路变宽了。
四,运气。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点!几万的学生中选拔几百人,即使你学习再好,没有运气能行吗?!
今年小升初有变化,民办学校要摇号招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这个因素在现实中存在,我们就不能不做两手准备,着实麻烦。
春节前去参加了一中初中部的家长会,高云洪校长讲了有两个小时,我被洗脑了,比较认同他的教学理念。但是有一点,他无意间说他三年后退休,那么那个时候孩子还没初中毕业,怎么毕业,考一中吗?我是比较相信一点:校长就是学校。校长一换,学校什么样就难说了。
现在就是担心孩子离开父母后就塌了。现在还有半年的时间,希望能改变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