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1975)诞生了一个文本编辑器:emacs,它具有异常牛逼的能力:听歌、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玩游戏……几乎无所不能;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应该是在2003年-firefox诞生,它超强的扩展能力在短时间内就让它具备了浏览网页之外的能力:网页截图、邮件提醒、FLASH视频、也可以听音乐、FTP客户端、RSS阅读器、还有超级玛丽……
重要的人物在之后也诞生了:chrome(chromium),把每个网页和每个扩展的计算进程独立了出来,用以让软件更加稳定,chrome对稳定性的重视能隐约地觉察到chrome不只是想做一个浏览网页的工具,稳定性!沙盒!平台必备的条件。
chrome的发展迅速:
0.2 2008年9月8日
0.4 2008年11月24日
1.0 2008年12月11日
2.0 2009年5月24日
3.0 2009年9月15日
4.0 2010年1月26日
4.1 2010年3月17日
5.0 2010年4月2日
chrome越来越多的扩展使得chrome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加个html5的超丰富能力,使得99%时间用在emacs或firefox上的人,在chrome很容易重复同样的时间比,如同chrome开发者说的一样:其实只需要一个浏览器而已。->chromeOS
是呀!如果把chromeOS等同于windows,原来层次并没变,还是平台+应用,只是一切都网络化了,计算及数据很多被转移到各个服务器,添加应用的过程只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快捷方式”,给用户带来什么?轻客户端+多客户端!
等chrome把一切想法实现了,却发现自己已然不是浏览器,是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一个扩展\标签页连接着另外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