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的免费公交

湖南常宁市政府大胆“吃螃蟹”,全国率先推出免费公交政策。

白岩松关于免费公交的语录:

  1. 你比如说所有的公交线路全部是免费的,有很多人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更舒适的公共交通,有空调的,能有座位的等等,这几乎就不太可能了
  2. 但是这里有多少增量是必须乘坐公交的...也许有很多是我出去去公园,或者去哪儿,平常可能走着就可以到了,现在我坐一站也要坐。
  3. 是不是所有的服务型政府就直接跟万能性政府挂靠在一起,这一点是让我的担心更大的,政府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更多的事情是宏观进行管理,而不是直接介入到微观的过程当中,好,今天你把公交担起来了,明天你要不要担教育?大后天要不要担医疗?全担,我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4. 必须从公交优先的思路和更加动用政府该干什么和市场该干什么之间找结合点去想办法
  5. 当一个公交越来越挤的时候,坐公交的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我只要有能力我就要买一辆小轿车,我可以离开这样的环境,不是鼓励人坐公交,而是让人更加产生对公交的离心力,我只要有能力就要去买摩托车,就要去买小轿车,因为它不舒适
  6. 比如说常宁这个例子,我就在想,假如这位市委书记到任了,他离开了,又新换了一位市委书记,思路变了,这个政策会不会再延续下去?
  7. 像北京的公交将来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很多的城市现在都修地铁,将来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怎么在赢利,或者说微量赢利和政府之间达到一种结合点等等。
  8. ...

白岩松的态度很明显:唱衰!“乍一看很有道理的话,我们不必立即鼓掌”。免费可不可行只有试过才知道,至于白岩松的逻辑我看太不靠谱了。

我归纳白岩松四个点:

  1. 大家失去了一种选择的机会
  2. 增加运输压力
  3. 政府是万能的吗?
  4. 政策会不会再延续下去?

说说我的看法:

  1. 大家不是失去了选择的机会,相反而是增加了一种选择:免费公交。因为常宁政府没有限制其它运输方式,免费公交目前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舒适、不方便,将来可能也还存在,可以政府并没有干预你选择其它方式出行。市场作用依然有效,如果有人想打摩的市场就会出现摩的。
  2. 单看公交状况是增加了压力了,公交免费一个月以来,常宁市公交系统日平均载客量由11400人次达到59600人次。 白岩松有两点:第一:“平常可能走着就可以到了,现在我坐一站也要坐”,这样的情况是有的,计划步行改为公交出行,有多少?从我的身边来看这数字很少,还有-这能不能说明方便了这些民众?。第二:舍弃其它出行方式选择公交的,这有问题吗?想想三十个人由坐出租车改为坐公交,这样算一下可以减少29台发动机工作,可以减少29个车位,这对环境、对能源、对交通不是一种贡献吗?眼光高一点儿,这不是增加压力,而是在减少压力,大城市更应该如此。
  3. 政府是服务于老百姓的,能给老百姓带来便利、能改善老百姓生活-这不重要吗?市场!对,市场经济,可常宁市政也没有压制市场规律。
  4. 能不能长久?谁也不知道,这说到国家的根基了,还是不探讨这个了。

北京的交通很差劲,希望北京能像常宁一样积极探索改善的方法,尽管不一定行,但总得找方法。